论语原文及注释(精选美句57句)

2023-07-22 12:34:22 个性说说

论语原文及注释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zǐyuēdìzǐrùzéxiàochūzétìjǐnérxìnfànàizhòng

3、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4、(译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作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7、(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论语原文及注释)。

8、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10、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1、(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12、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13、(注释)(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14、不欲观:不愿看。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礼记》记载,周公的侄子周成王姬颂为了纪念周公辅佐治国的伟大功勋,特许周公的后代举行禘祭,这是不符合礼仪规矩的,所以孔子持批评态度。

15、(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16、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

17、(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18、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19、(大意)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却要敏捷地行动。”

20、(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21、(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一件事情都要问。

22、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23、āigōngwènyuēhéwéizémínfúkǒngzǐduìyuējǔzhícuòzhū

24、3?4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

25、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26、(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27、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8、(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29、(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30、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1、6?5原思(1)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d(4)乎!”

32、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33、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34、(注释)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35、(大意)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到了一个诸侯国,必然会了解那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得到的。老师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36、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7、(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38、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9、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0、(注释)(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2)醯:音xī,即醋。

41、(注释)(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2)弥:更加,越发。(3)钻:钻研。(4)瞻:音zhān,视、看。(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42、(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3、(注释)(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44、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5、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6、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7、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接着问:“求,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纵横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需等待高明的君子。”又问:“赤,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想要这样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国际盟会,我愿意穿礼服,戴礼帽,担任一个小司仪。”

48、二三子:尊称孔子的弟子,各位的意思。二是约指。

49、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5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53、(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54、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55、(大意)孔子说:“君子不该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56、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上一篇:海上钢琴师全部的意义(精选美句66句)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问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