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精选美句100句)

2023-08-09 11:32:49 个性说说

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

1、德军9月1日进攻波兰,到9月6日,波军总司令斯密格莱·利兹元帅下令所有部队撤至维斯瓦河以东,组成维斯瓦河、桑河防线。波兰政府当日仓皇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大局已定。波兰已经必败无疑。

2、隆美尔如果能够活到德国战败投降,毫无疑问肯定会被盟军以战争罪起诉,从而站在纽伦堡国际法庭的被告席上。因为他从北非被希特勒调任指挥德军西线的B集团军群时,在他参与修建的“大西洋壁垒”的防御作战中,让多少盟军官兵成片地倒下而血染海滩。被希特勒裹挟的隆美尔,因此将会成为战犯而承担其战争罪责。但他却被卷入到20爆炸事件而成为了嫌疑人,最终被希特勒赐死而了结了一生。

3、下图,刺杀希特勒的冯.施陶芬贝格伯爵。施陶芬贝格家族是德国南部一支天主教的贵族,其家族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列祖列宗多是教堂主持、政府官员和高级将领。

4、隆美尔对自己的妻儿作最后的告别:“我在一刻钟之内即将死去……希特勒指控我犯了卖国罪,令我服毒自尽。两位将军已经把毒药带来了,只要三秒钟即可生效。如果我接受,他们不会像平时惯例那样诛连家属,也就是你们而言。他们也不会加害我的僚属。”(隆美尔不死会是战犯吗)。

5、儿子察觉到了一些异样,不过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外面静静地等待。楼上持续了几分钟的交谈很快结束,曼弗雷德赶到了母亲的房间中,父亲也进来了,他对儿子说:“我刚刚已经和你的母亲聊过了,我将在一刻钟之内离开人世。”

6、1968年,苏联记者列夫·别西缅斯基出版了《阿道夫·希特勒之死》一书,描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关于希特勒的结局。

7、二战中军纪最差的是苏联红军和日本皇军,这两支军队以残忍和野蛮著称。而德国军队即便和英国军队比较也更加守纪律。隆美尔日记记载了当时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实况。日记中记录了英军中的非洲雇佣军肢解德国战俘的暴行,而德军对此极为不耻。

8、德国在前线节节败退的局面还没有逆转,此时若是以“叛国罪”处死隆美尔,对于前线的将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想要在将军和百姓中同时兼顾,那也只能在其死后举行一场盛大葬礼。

9、隆美尔是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也是上个世纪最为杰出的军事家,战术理论家,军人为国效忠,这是天职,隆美尔在1938年时便升任为元首大本营司令。在这之后开始担任德军第七装甲师师长,在他的领导下,该师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隆美尔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10、但是出于要利用苏联对付德国,美国和英国都选择了掩盖真相,把这个惨案栽赃到了德国头上。德国战后只能逆来顺受,不予争辩。但是历史学家对此质疑愈演愈烈。在戈尔巴乔夫时代,他终于看到了这个事件的档案。戈尔巴乔夫回忆当时的感觉:我的头发和汗毛都树立起来,脊椎发冷,居然这才是事实。

11、其实不仅是隆美尔,包括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这些著名的将帅,在二战后依然得到了作为胜利者的盟军的敬佩,而其中更是有一些立即再次返回军队,在冷战的北约华约对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隆美尔之所以收到钦佩,原因就在于战争就是战争,少不了人员的伤亡,但是战争之外就是另一说了。

12、到了法兰西战役之前,德国军人集团又坚决反对进攻法国。在他们看来,相比一战的防御体系,英法联军的防御力更强,甚至还有马奇诺防线这种东西。

13、德军非洲军团在北非战争中失败后,隆美尔被调任西欧法国,指挥西线德军B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此人也是反希特勒密谋组织成员之一。他希望隆美尔在盟军登陆时,下令士兵不许向盟军开火,这就会让西线德军迅速崩溃,以迫使希特勒与盟军议和,进而使德国退出战争。并劝说隆美尔加入反希特勒密谋组织。尽管隆美尔对希特勒也颇有微词,但因隆美尔对德国的忠诚而拒绝。

14、有了一支完整的部队能够指挥,隆美尔的军事天赋展现的一览无遗,他更加大胆,每场战争都是放开了去打,就这样,第七师很快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这里面就有隆美尔的大半功劳。

15、第他本人可能已经察觉出了一些刺杀活动的蛛丝马迹,但是没有及时向盖世太保汇报。希特勒在刺杀事件后的大排查、大审讯中,发觉了隆美尔隐瞒不报的行为,认定他有二心,必然要取他性命。

16、劫后余生的希特勒,立即命令盖世太保头目希姆莱彻查此事。很快,一大批德国军官被捕。霍卡克中校在交待同谋时,说出了隆美尔的名字。于是,希姆莱便将这件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希特勒,并指出隆美尔是主谋之一。

17、虽然纳粹德国是一个邪恶的政府,但隆美尔作为一个德国军人,却做到了为国家尽忠的原则。当希特勒遭到刺杀后,盖世太保将隆美尔列入被清算的对象时,此时德军已经开始节节败退,诺曼底登陆成功,苏联开始全面反攻,德国的战败已经是迟早的问题,但是隆美尔并没有抛弃纳粹德国,最后选择自杀效忠于国家。

18、希特勒并没有完全掌握军队,甚至没有完全掌握d卫军。

19、那么,在隆美尔死后,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过得怎么样呢?

20、而且,隆美尔和希特勒关系处的还算和谐。希特勒也非常器重他,隆美尔被认为是希特勒最喜欢的一个将领(隆美尔是二战中最年轻的元帅,除了自己的能力强,外型好,与希特勒的器重不无关系)。同时,与大量容克贵族出身的德国将领不同,隆美尔是个平民出身的高级将领(教师家庭),自然成为底层出身的希特勒打造的新德国民族英雄(纳粹提倡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效忠元首,能力强)。

21、一战爆发后,隆美尔以少尉排长的身份参加了德军在西线的战斗。虽然手下只有十几名士兵,但他还是身先士卒,跟随第124步兵团深入了法国境内作战。

22、曼施坦因1945年被英军俘获。谁都知道,曼施坦因计划导致德军在法兰西战役大胜,将几十万英军堵在敦刻尔克,死伤狼藉。

23、隆美尔自尽,然后德国为此保守秘密,称其为因病逝世,并为隆美尔举行风光大葬,同时给他的亲属丰厚的抚恤金。

24、纳粹德国时期,没有多少普通的德国人逃离德国,而在苏联治下的二战后的东德,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冒着生命危险逃离东德。不少东德人为越过柏林墙逃往西德而被东德警方击毙,以生命的代价逃离故乡说明了什么?苏联治下的东德远远糟糕于纳粹治下的德国。

25、隆美尔之所以受人尊敬,虽是“二战纵火犯”,却不留人话柄,就是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军事家。

26、“两位将军来的时候,过了小山便把汽车停在了附近的一个空地上,其实从那天上午开始,就有大批卫兵包围了我们的住宅,如果我们有任何反抗的行动,他们将会执行格杀勿论的命令,而父亲这么做,也是为了护一家人周全。”

27、1941年,意大利在北非的基业摇摇欲坠,作为同盟国代表,隆美尔被希特勒派遣去了非洲。在非洲的隆美尔带病指挥了三个月,不过两个的时间就扭转了战争局势,被升职为上将。次年,他带领部将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被晋升为德军陆军元帅,彼时隆美尔才刚刚51岁。综上所述,隆美尔的军事才能是相当卓越的。

28、当希特勒从刺杀行动中侥幸逃脱后,异常清除异己的行动便正式拉开序幕。他给了隆美尔三个选择。最为体面的结局,就是自杀。

29、到了1960年代后期,从苏联方面又传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说法。毕竟关于希特勒的死亡,各种第一手证据和证词都掌握在苏联手里,所以也很快引起了世人关注。

30、导演: 肯·安纳金 / 安德鲁·马顿 / 伯哈特·维奇 /达里尔·F·扎努克

31、所以隆美尔在此期间,利用希特勒召见他研究军事布署的机会,多次劝谏希特勒在西线有条件停战,与英美媾和,为德国争取一个好的结果。结果遭到希特勒痛斥,告诉他德国一定会战斗到底,隆美尔不但因此失宠,也比较消沉,他内心希望德国能换个理智的领导人,但不会公开支持政变。

32、在进入《德国城市报》工作后不久,曼弗雷德又进入了政府工作。从1974年到1996年,他一直都担任着斯图加特市市长,并且还身兼《德国城市报》的总裁职位。

33、随后,隆美尔便与家人进行了告别,并且阻止了儿子反抗的想法。

34、在横扫西欧的战役中,第7装甲师少将师长隆美尔打出了“魔鬼之师”的称号,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虏联军97000余人,可谓大胜,并因此获得一枚“武士级”铁十字勋章。不过勋章可以颁发,军衔却不能乱提,因为隆美尔的少将军衔佩戴时间太短,还不足以凑足军官晋衔所必需的“停年”。

35、按理说,德国军队历来被容克贵族所垄断,出身于普通阶层隆美尔似乎难以获得青睐。但是,在父亲的坚持下,他还是无奈进入了东普鲁士的但泽皇家军官后补学校就读。

36、盟军中一个伍尔德里奇的被捕了,隆美尔不但没有严刑逼供,反而给他啤酒和饭菜。

37、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爱德华·阿巴洛夫

38、隆美尔有职业军人的特质,只要对手已投降,成为俘虏,他从不虐待,尊重他们。

39、希特勒为了得到军人集团的支持,被迫清洗了冲锋队,杀死了心腹罗姆。

40、1911年11月,隆美尔从军官学校毕业,成绩平平的他只获得了学校这样的评语:

41、他对妻子露西千般宠爱,即便战争条件艰苦,他也挤出时间给露西写了一千多封情书,尽洒温情。

42、10月14日,希特勒派遣2个心腹,威廉·布格多夫将军和恩斯特·麦塞尔将军,前往隆美尔住所。

43、实际上以他的才智,应该可以判断出密谋集团要做什么,但是隆美尔采取了不全听、不参与、只等结果的被动方式,他认为这样就不会违背自己的誓言和原则,是鸵鸟战术,也注定了他最后的悲剧。

44、希特勒却认为,即便德军不发动攻势,苏联也会等待德法英三国拼得两败俱伤时,介入战争攻打德国。到时候,德国还是会完蛋。

45、但是,这些罪恶在二战后都被刻意隐瞒了。隐瞒者不仅是苏联,西方也是同谋。当时西方政治家面临极大的道德质问:以这样的代价打这样的战争到底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让一个更大的恶魔去取代纳粹吗?

46、隆美尔作为职业军人,以服从命令而天职。为国而战是不得已而为之,充当了纳粹德国的犬鹰,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不可避免的罪行。

47、不过,布格多夫将军告诉隆美尔,他很可能在法庭上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就会被拖出去枪决。

48、奥斯维辛集中营三个巨大的圆形污水处理中心,没有建成,二战就结束了。

49、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军制中,少将晋中将的“停年”按规矩应该为三年,即便是破格提拔,也至少要服役两年左右,而隆美尔晋升少将不过是1939年9月的事情(任希特勒大本营警卫部队指挥官),并且这次晋升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程序:按照德军早年条例,上校晋升将军必须经过经过陆军总参谋部的培训,显然,希特勒动用了特权。

50、但隆美尔在德国威望很高,如果直接审判,将其处死,会影响军队士气,于是希特勒派自己的亲信送去毒药,逼迫隆美尔自杀。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为了不让部下、家属受到牵连,最终选择自杀,“沙漠之狐”就此谢幕,6个月后希特勒也自杀身亡。

51、劫数,被隔开和训斥的有纳粹后期的实权派鲍曼,是他最后要了隆美尔的性命。

52、参考资料:《隆美尔战时文件》;《隆美尔传》;《第三帝国的兴亡》

53、众所周知,二战中,意大利是最大的坑货,北非战场上,意大利被英国追着屁股打,差点就被赶下海了,被逼无奈向德国发出了求救信号。希特勒不是个战略家,分兵北非或许是他二战中最大的失误之但是正是这个失误成就了隆美尔。隆美尔率领德军抵达北非战场之后,面对占有巨大优势的英军,丝毫不落下风。他神出鬼没、战术新奇,总是能够利用己方优势发动攻击,打得英军非常狼狈,丢尽了大英帝国的脸面,士气变得非常低落。隆美尔率军抵达阿拉曼时,英军指挥部甚至准备烧掉大量文件逃跑,足见隆美尔的威慑力有多大,也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也被敌方高度肯定。后来德国兵败北非,实际上不是隆美尔的责任,因为德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东移,在北非的德军陷入了补给困境,不仅失去了制空权,连汽油都补给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也没有办法,但这并不影响隆美尔的声誉。

54、隆美尔的作战经验是: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就可获胜,就是先发制人。隆美尔在北非战场指挥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主动,被称为“沙漠之狐”。他在北非的惯用战法是首先用88毫米高炮,打击敌方坦克,紧接着指挥大规模坦克集群进行冲击,联军对这种打法无招架之力,经常惨败!

55、当然,不能说隆美尔的部队就完全没有罪行,但并非是隆美尔主使的和有计划实施的。

56、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曼弗雷德在长大以后也进入了政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在德国刚刚战败的时候,不少人都好奇隆美尔的死亡真相,曼弗雷德也最终在1945年公布了自己的回忆,他也提到了,父亲算是自愿赴死,并没有受到什么胁迫。

57、即便到了军事法庭,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他有罪。

58、在诺曼底登陆后,隆美尔对于战局的观点是狠狠打击一下盟军,然后与其和谈达成和解,最后全力对苏作战。但是希特勒当然是不会选择和英美和解的(英美也不会选择和纳粹德国和解),因此希特勒和隆美尔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两人关系再也不是之前那么良好了,开始产生隔阂。

59、但隆美尔没有这些罪行。隆美尔是标准的普鲁士军官,坚持普鲁士军人的传统。

60、陆军元帅选择了服毒,希特勒假惺惺给予了国葬,这就是政治。

61、10月14日,盖世太保来到了隆美尔家中,和他在书房进行了十多分钟的单独谈话。谈话中,盖世太保希望隆美尔自杀。因为这样做,既不会损害隆美尔的名誉,也能保证隆美尔妻儿的人生安全。并且纳粹政府还会每月给他们发一份抚恤金。

62、二战中对整个战争和苏联唯一有洞察力的是美军上将巴顿。他当时认为苏联才是真正的敌人,而德国人是“Decentpeople”,他认为应该武装已经肯定战败的德国去共同对付苏联,一直打到莫斯科。当时西方是没有再打下去的民意和政治决心了。罗斯福根本不懂苏联,丘吉尔另有图谋。而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是一位和稀泥大师,正全力争取登上美国总统宝座。

63、由于他事先把所有的相关文件都销毁了,所以只能根据后来他和太太及儿子的谈话推论出一些信息。隆美尔应该是想不顾希特勒反对,和盟军达成妥协。

64、1940年,正当德军在欧洲大陆的战场上所向披靡时,同为法西斯阵营的意大利也想“小露峥嵘”。于是,墨索里尼在北非战场上动作连连,不断向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发动进攻。

65、即使隆美尔在审判前已死,但它仍是盟军眼里的甲级战犯。尽管在盟军看来他是一名了不起的战神,但仍就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66、可仅仅过了几十年,德军又拥有了征服世界的能力。在世界都看到了德国的实力以后,为了维持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国际组织一定会对德国进行更严厉的制裁。

67、魏德林在希特勒自杀前就要求应该立即投降,后来签订投降书的也是他,可以说是对苏联有贡献的。

68、常常有人问曼弗雷德,到底他的父亲是在什么时候决定阻止希特勒的,曼弗雷德回答说是在1943年12月间的一次谈话。

69、那一天,他穿上了一件开领制服,这是当年在非洲打仗时穿的。到了中午,一辆汽车停在了门口,两位军官要和隆美尔单独谈谈,于是走进了一个房间。

70、纳粹德国倒台后,由于失去了抚恤金,露西的生活一度过得穷困潦倒。不过,随着曼弗雷德1953年进入了《德国城市报》,再加上德国人对于隆美尔的尊敬,母子二人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71、客观的看,1941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隆美尔一直在前线指挥,战事非常焦急,很难顾得上。而且,7月17日,隆美尔的专车在诺曼底遭到了盟军飞机的扫射,受了重伤,奄奄一息,被送到野战医院。三天后,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爆发,此时隆美尔神智都还不清醒。

72、法兰西战役以后,军人集团才转而称赞希特勒。

73、奥斯维辛集中营撤退时,德军带着囚徒撤退的示意图。作者摄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74、他不但尊重己方阵营中的军人,哪怕是普通士兵,就是敌方阵营的军人也一视同仁。

75、至于隆美尔具体是如何死亡的,先是在审判庭上有其他战犯说出了大概,最终这份回忆被揭开,还是由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的回忆中得来的。

76、本来二战是可以避免的,战前可以避免,开战后也有不少机会。1941年5月10日,德国的三号人物海斯(RudolfHess)独自驾机飞往苏格兰,试图寻求和英国的和解。但是丘吉尔居然把海斯关押了起来,一直到战后,直到1987年死在狱中。可见丘吉尔并不比希特勒更想要和平。海斯直到最后也没有被释放,甚至假释也没有,这令人怀疑盟国害怕海斯会抖露出很多对其不利的信息。

77、当时德军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每到一处都受到欢迎,比如在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在进入这些地区时,德国统帅部收到前方的报告:这里的当地人正在杀犹太人,我们如何应对?前方要得到统帅部的指令才可以行动,结果统帅部给出的指令是“不予干预”。见死不救,很不人道。但这和下令屠杀截然不同。

78、后来在隆美尔的请求下,希特勒让他指挥装甲师参加法国战役,结果大放异彩,之后又让他来到非洲,指挥北非战场,在这里隆美尔迎来了人生的巅峰,并成为德国陆军元帅。虽然后来北非战场失利,但隆美尔依然得到希特勒的重用,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坐镇西线。

79、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挫败,让军人集团判断苏德战争已经陷入持久消耗战,德军几乎不可能胜利。他们对希特勒的固执非常不满,认为他会毁灭德国。

80、或许,隆美尔深受尊重,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在于他自己的“私德”上,特别是在感情方面,就算是成名,也不会放纵自己,始终保持着对待妻子的忠诚。他是一名出生的指挥官、一名好丈夫和好父亲、同样也是臭名昭著的战争罪犯,隆美尔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

81、隆美尔的确与普通意义上的纳粹不同,但有一些点也不能免俗,早期对希特勒有过一个时期的狂热期,对波兰发生的惨案无动于衷甚至是赞许。当然,这也可以用历史局限性解释的通。总之,相对来说隆美尔打的仗比战犯们还是干净的,无论是期待他反纳粹的人,还是期待他彻底丧尸理性的人,都不会如愿;而且他的军事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隆重的一笔。

82、据一些资料显示,希特勒在拿到供词后,也无法相信。估计,赐死他也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心理斗争的。

83、德国在二战中臭名昭著,不过隆美尔在世间的评价似乎还有着不一样的书写方式,英国和德国就算还在敌对状态,丘吉尔也盛赞隆美尔,在他的指挥下,德意联军多次在欧洲大陆上反败为胜,就算北非战场是以失败而告终,可隆美尔用兵如神依旧是盟军公认的事实。

84、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的指挥才干进一步发挥,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比亚援助意大利军队时,用汽车改装成假战车。

85、二战时期名帅辈出,名将如云,但真正让人能够长期讨论的并不多。二战的始作俑者,开战国家德国涌现出不少名将,比方说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其中被军迷和媒体讨论最多的就是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很多人甚至觉得隆美尔才是德军的真正支柱。时间久了,隆美尔就被人神话了,成了二战的战神。其实隆美尔的军事才华确实不错,但也没有那么神奇。

86、顾及到隆美尔的声誉,希特勒给了隆美尔两个选项,其自杀,这样可以将其参与谋杀的事儿保密,同时可以享受国葬,可谓极尽哀荣,不仅如此,隆家人也可以领取高额抚恤,同时享受着英雄家属的“美名”;审判,其实从其他参与人员来看,最后也是一死,但是这疑似可是身败名裂,家人下场也好不了,最轻的都是人人唾骂。反正都是死,谁会选择后者?于是,沙漠之狐就这样,服毒自尽。

87、如果德军在西线陷入持久战,苏联突然从东线趁火打劫进攻,德国又会重蹈一战两线作战惨败的覆辙,必败无疑。这么打仗,德军等于自杀。

88、父亲插嘴道:“但是它早已输定了。假使我本人也宁可违背希特勒的意志,宣布准备设法结束战争。你的感想又是怎样?”

89、即便如此,军人集团和希特勒还是有很多分歧和对立。

90、关于隆美尔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91、隆美尔明明没有参与暗杀阴谋,为什么会被处死而不反抗?

92、连丘吉尔都说:“尽管我们在战争中互相厮杀,但请允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93、他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奔驰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多夫将军要求梅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估计设计这个场景应该是为了对外宣称隆美尔的死因制造合理的理由吧。

94、在本次事件以后,希特勒就着手对自己的内阁进行“清理”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的中央权利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裂痕,就算希特勒有“翻盘”之心,但是身边已无可用之人,他还是有些绝望的。

95、就这样,希特勒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隆美尔,任命他出任德军在北非的最高指挥官。上任不足两个月,隆美尔就不辱使命,迅速扭转了战场的形势。尤其是,德军在托布鲁克战役中扬长避短,成功夺取了这处战略要地,迫使英军大幅后退。

96、至于说到法国战役的战绩,其实古德里安、霍特(隆美尔的直接上级)和克莱斯特哪个不是斩获颇丰?法国军队六周便宣布投降,200万人走进战俘营。除去初期有些像样的战斗外,德军各集团军群深入法国内陆后,基本都是摧枯拉朽,各集团军、各装甲军都有大量歼敌俘敌的记录,隆美尔的战绩虽然不错,但真心没啥大惊小怪的。

97、尽管在纳粹档案里没有种族灭绝计划,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在二战后期的确有另一个种族灭绝计划,这不是德国设计的,而是美国犹太人摩根韬设计的“摩根韬计划”。这个计划如果实行,将毫无疑问饿死数千万德国人,因此被称作种族灭绝计划。当时摩根韬是罗斯福当局的财政部长,位高权重。幸好接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没有采纳摩根韬计划,而是采纳了马歇尔计划——重建德国。

98、战后60年来纳粹的档案在苏联和美英的手中,但是他们都选择了不予公开,怕的就是其中内容和他们宣传的相悖。直到前几年,这些文件才得以公开给历史学家,从中居然找不到哪怕一条要屠杀某个族群的指令。按德国的系统,如果没有书面指令,什么都执行不下去。因此,这就意味着在历史上没有所谓系统的屠杀计划。

99、这是西方无法面对的,于是他们必须替苏联隐瞒这段暴行。苏联要把自己打扮成欧洲的“解放者”,而西方要把自己打扮成西欧的解放者。尽管西方和苏联势不两立,但在这个事情上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于是彼此涂脂抹粉。为了做到这点,必须要夸大德国的罪恶。随着苏联统治下的本国和东欧的情况急剧恶化,变本加厉抹黑德国也变得越来越必不可少。

上一篇:名人典故大全(简短)(精选美句55句)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问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