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到底多厉害(精选美句34句)

2023-07-08 16:45:37 个性说说

黑格尔哲学到底多厉害

1、他因感染霍乱病逝于柏林。这位天分虽不高却一直都很勤奋的哲学家就此与世长辞了。德意志民族又陨落了一颗文化巨星,死亡是对上帝之爱的最高行为。

2、的确,目前看来超越黑格尔的,也只有马克思了。

3、黑格尔的说法以他的观点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道理,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代皇朝的更迭其实都只是换汤不换药,其根本制度依旧是封建帝制,哪怕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直到清朝依旧如此,也正因如此他的观点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也不否认其中所带来的思考。然而,我们都知道哲学是辩证的,黑格尔的观点虽然具备一定的道理,可如果单以这个观点看待历史,那对于历史来说还是太过狭隘与片面了。

4、罗素这段话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的,通过比较,他大致确定了哲学在思想领域的位置。他不会莽撞地上来就下定义,好像自己是不可否认的上帝一样的。而黑格尔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在为他自己搞造神运动,但对自己的错误完全无视,与纳粹的洗脑方法异曲同工。

5、以上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稿》中的一段话,这段话,适用于哲学史,也适用于哲学和学哲学研究哲学的人。

6、“我不能满足于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开始,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我必须把青年时代的理想转变为反思的形式,也就是化为一个体系。现在我问自己,我在什么时候才能着手这一工作,将怎样求得对人类生活的干预?”——黑格尔

7、因为经常对任何事情都心不在焉,黑格尔在学生面前闹出不少笑话。有一次上课,他提前了一个小时,下午3点的课,他2点就去了。讲堂里听课的是另一批人,可是他没有觉察到,就在讲台上坐下,讲起课来。有个学生向他暗示搞错了,他压根儿没有理会。按照课程表,这时应该由奥古斯蒂教授来上课。他来到教室门口,听到黑格尔的声音,以为自己迟到了一个小时,于是赶紧退了回去。到了3点钟,黑格尔的学生们都来了,他们已经知道这件事,就好奇地等待着,看看他们的老师如何摆脱这个尴尬局面。他说:“诸位,感官可靠性究竟是否真正可靠,首先取决于自身的意识经验。我们一直认为感官是可靠的,本人在一小时以前却对此有了一次特别的经验。”说完,嘴角间浮起一丝微笑,便又接着讲课了。(黑格尔哲学到底多厉害)。

8、如果说,黑格尔如此一位能不掺杂个人情感做哲学的哲学家的哲学是死狗哲学。那,看样子世上的哲学就都是死狗不如了。

9、好友朱正琳突然走了,让人回不过神来。数月前一聚竟成永别。和老朱几十年的朋友,从他处获益匪浅。从心底,我是有点害怕他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伏尔泰,面相个性都相似,小眼睛闪着睿智的光,薄薄的嘴吐出的话语刻薄尖刻,让你无从遁形。几十年来,好像每到我的重大决策,总会和他不期然而遇,然后听到他的意见。所以不夸张的说,今天我的生活有太多他的影响。走的人走了,活着的人继续,他还在他的朋友之中。老朱,走好!(伍祥贵)

10、和死神擦肩而过的日子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死亡问题一直伴随着黑格尔的一生,在他的哲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1、1983年获硕士学位,朱正琳先后在《法制日报》做编辑,86年起在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89赴德国汉堡大学做访问学者,94年出任《东方》杂志常务副总编。96年开始分别参与了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半边天》和《五日谈•读书时间》栏目的筹创或策划工作,最后在湖北大学退休。

12、因此,黑格尔也可以把这种“无限的宇宙生命”称作“神”或“上帝”。“万物生活在上帝之中”,“上帝”是“无限的生命”。这样,黑格尔的思想便成了披上哲学外衣的思辨神学。哲学的对象不是别的,只是“时代和解释上帝”。“将上帝绝对地放在哲学的顶峰”是哲学的根本任务。

13、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14、聚会后不久,得知当时一家世界著名的科技公司准备在北京出版编辑一本双语内部杂志,正琳、祥贵和我突发奇想,决定联手参与竞标,心想两个硕士加一个博士,且都有海内外经验(正琳曾是德国汉堡大学的访问学者,祥贵是美国博士,最早一批“海龟”),应该值得一搏。

15、近日,又有一则关于“北大保安”的新闻冲上热搜。还记得掌握15000+英文词汇量的北大“网红保安”许文龙吗?据新闻报道,许文龙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所有大学本科课程并通过答辩,即将获得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学历。

16、黑格尔教义的另一个厉害之处,就是他有无穷多的借口否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每当你批评他,就有教徒会跳出来说“你根本没看懂黑格尔,对没看懂的东西,你怎么能评论呢?可笑。”为什么黑格尔有这么巨大的优势?我已经说过了,因为他每一句话都是错的,所以思维正常的人根本不可能看下去。但如果他真的看下去,他又要把每一句话都反驳一遍,要写出好几个地球的周长一样长的反驳长文——但这种文字,没有任何人写得出来。我反驳了他两句话,就花去了1000字,鉴于一般人最多活120岁,我断言人类历史上绝不会有人能够完整地读懂并反驳黑格尔。

17、非常赞同朱明的看法。作为一位学者、编辑与书评家,正琳发表过不少作品,其中包括哲学论著、散文集、书评、随笔和回忆录,例如《布拉德雷评传》、《弗洛伊德评传》、《砍大山余响》、《哲学是爱智慧》、《文事•世事•心事》、《还有精神》、《读书是私事》、《里面的故事》、《外面的世界》、《读点》、和《痕迹》等。从这方面来看,正琳确实留下了不少令人深思的大作,但由于他做人非常的低调,因此并不广为人知。

18、 康德是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辩证法。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即可知论。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19、如果上帝即精神,世界只是上帝表现自我的方式,那就必然得出下列结论:世界最终也是一种精神实体。事实上,黑格尔也确实得出了这个非常大胆的结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只是人以及人的精神所创造的,而且包括了事物、山脉、动物、植物,简言之,整个自然在其本源上无非都是精神。只是由于我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是有限的、片面的,所以我们才以为事物具有物质性。但谁要是正确地理解世界,谁要是以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也就是说,谁要是准确观察了世界,他就必然地把世界看成是可见的精神,“因为只有精神才是真实的”。

20、但这一切,也正是在今天受到各种质疑的所在。上帝是静态的所在,历史是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都不信了,那就真的没有了信仰可言。没有信仰的人生毕竟是可悲的。黑格尔之所以要把万事万物都看成是精神的显现,就是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体现人的自由与尊严,同时也让精神体现出万物的自由与尊严。到底是相信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由与尊严好,还是只让人有精神,相信人的选择与能动好?这都是只在信仰层面上的讨论。我们人的一切都太有限了,于是更多的需要是信仰,是对不可知、未可知,但又都与我们人的价值观、价值选择息息相关的“相信”结合在一起。

21、1793年10月,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征得教会当局的同意,准备绕开教会系统寻找职业,但承诺继续研究神学,报告学习情况,随时奉召担任神职。图宾根神学家的道路通常都是从神学院和候选经过代理职务到牧师之职。但这样一个目标对于黑格尔来说却没有什么诱人之处,因为他富有哲学的思维方式而缺乏牧师的激情,并且缺乏牧师的口才,是个“很不行的演说家”,于是黑格尔放弃神学,选择哲学。他决定以教书为生,几年下来,他工作得很辛苦,但是生活境况几乎没有多大改变,收获最多的是对希腊文学和康德哲学的热爱,最大的困难是物质生活的窘迫。

22、读到这里,读者已经非常辛苦了吧?你看,要反驳黑格尔的著作,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它每一句话都是错的,要不就是废话,你如果要系统地反驳他,你可能要写几十亿字,绕地球很多圈,才能写完。没有第二个哲学家,不,没有一个有基本良知的人会写出这种每一句话都错的作品来。为了不要掉入黑格尔的圈套,我就不一个个反驳(3)(4)(5)了。任何有教养而认真的人都能反驳。

23、1983年的春天,就是在张世英、杨祖陶这两位同为西南联大同学(张世英1948年毕业,杨祖陶1950年毕业,当时都已回到北京大学)的教诲下,我慢慢进入了黑格尔的哲学。尽管在当时“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的浪潮中,我还是在坚持着康德立场,主要原因其实都是外在的:第黑格尔哲学太体系化,我们在观念上都有一种想走出体系的冲动,背后的尚处于无意识中的欲望就是从“集体主义”走向“个人主义”;第康德讲启蒙,讲人的主体性,讲道德自律,这也是我们那时候的理论要求;第黑格尔的辩证法,无形中已经成了一种诡辩,什么都有道理,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反正由着人们去说,到最后已经失去了善恶、对错、好坏的界限;第主观唯心主义无论如何强调的还是对人的重视,而我们这些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实在觉得我们太不把人当一回事了,不要说人的自由与尊严,就是生命,也强调的是“牺牲光荣”,比如欧阳海、刘文学等等。黑格尔是马克思的老师(我们其实并不太懂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我们当时最想了解的还是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学说,所以附带地也就把黑格尔放在了一边。但后来,自己又慢慢回到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经历说起来也是话长。里面既有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也有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哈贝马斯在好几个地方反复强调,“黑格尔不是第一位现代性哲学家,但他是第一位意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第51页,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他还说,“我觉得,我们的处境和黑格尔的第一代弟子并没有本质差别。当时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我们在后形而上学思想面前已经别无选择。”(《后形而上学思想》,第28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无论怎样,面对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和后形而上学思想,我们还不得不再三再四地重新审读黑格尔的著作,并在自身的语境下重新经历一次从质的判断到反思的判断、必然的判断,再到概念的判断的过程,其中也就包括着“现代性”以及市场经济、所有权、人权、主权、民族、民粹、公民、基因工程、网络世界、伦理生活、种族歧视和自我认同等等概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下这24个字是很肤浅的,重要的是概念的自我敞开,是判断和推论。但我们的教育,却是从一开始就让这些抽象概念在你的脑海中生根,从不想到如何使概念达到具体化、个体化的“合题”。

24、其实,也有媒体报道过很多“学霸寝室”、“学霸班级”的新闻。曾经有一则#最强学霸寝室,6人全上清华北大#的新闻刷爆朋友圈。

25、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及自然,实际上是上帝本身,而上帝却把这种自我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在黑格尔看来,自然哲学就是上帝的学说,即关于上帝的自我异化的学说。“人的精神认识自然”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位于人的精神之中的上帝在认识自我。在这种自我观察的过程中,回归自我已经发生,自我意识的第三阶段开始。这时,上帝看到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本来是统一的,都是自我意识发展完成的根本标志。黑格尔认为,通过人,上帝这种回归自我得以完成。在人身上,上帝完成了自我意识,在人身上,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达到了终点。这是怎样发生的,黑格尔在他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中做了描述。

26、事实上,他的一生都是在冷静的哲学思考中度过的。他要探讨的,是包围着我们的现实存在在其深层是什么样子,而以思考与行动的方式生活在这种现实之中的人又是怎么回事。这是所有伟大的哲学家给自己提出的问题。理解黑格尔时也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不落窠臼,避免将黑格尔简单化、庸俗化,避免将他的思想功绩归纳为好像非常易学的辩证法,看成是正题—反题—合题的简单重复。只有从这出发,我们才能将他的思辨理解为活生生的哲学思辨,它源自于现实存在之中的具体问题,进而才发展成为系统的学说,成为西方思想史上最后一套伟大的形而上学理论。

27、(2)黑格尔还认为,阳光本身不热,他说:“我们把光视为是与火和热结合在一起的,好像太阳光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地球上的光,它表现为燃烧。因而我们就会以为,为了能够用地球上的燃烧过程的情况去解释太阳发光,有必要指明维持太阳上的燃烧活动的方式,在这里要有火,就必须消耗材料。然而必须指出,地球上的燃烧过程是出现在个体化的物体上,而这类过程的条件在太阳上还没有在自由的质的关系里发生。我们必须把这种原初的光与火分开。地球上的光大多数都与热结合在一起;太阳光也确实是热的。但这种热却并不属于太阳光本身,而是光在射到地球上的时候才变热的。像攀登高山和气球飞行所表明的,太阳光本身是冷的。”

28、今天的中美之争会有怎样的结局?黑格尔所论的悲剧“和解”或已点破:悲剧的各方都代表某种真理性,但都是片面真理,各方因各持己见,势必发生冲突,而在冲突中终于认识到各自的“合理性”,最后达成“和解”。这种“和解”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损失,但各方并不认为自己会损失,或并不把自己的损失当回事,也许,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而身处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人们,可能并不确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将通往何处。

29、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轶闻趣事。重要的是,黑格尔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久就成了德国首屈一指的权威哲学家。人们争相听他的讲座,场场爆满,水泄不通,而且不全是学生,还有“陆军少校、枢密顾问”一类要人。和他的前辈费希特的哲学一样,他的学说渐渐成了普鲁士国家的精神支柱,对普鲁士的精神形象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黑格尔本人,则越来越陷入了冷静的哲学思考之中。此景不长。1831年,霍乱横行柏林,也夺去了黑格尔的生命,当时他才61岁。他写下的最后几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冷静的哲学思考才能给人带来认识,带来欢乐与安慰。

30、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31、原来,高中时期的Booth每次回家的路上都会路过一个赌场,还交了很多不学无术的朋友,后来渐渐开始沉迷赌博,最终选择辍学,走上了不断犯罪的道路。而MindyGlazer身边都是爱学习的同学,在学校积极融入集体,不断努力进取,后来成为了当地的女法官。

32、黑格尔失败了,但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依然存在。寻找能够对世界做出统一解释的点,仍然是哲学的根本兴趣所在。黑格尔在这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了所有哲学家的楷模。从事哲学思辨的人,必须不断试图揭示和思考神明的秘密。黑格尔试图以认识的方式解开这个谜。他的辉煌试验失败了,剩下的只有绝望。但是,伟大的诗人歌德却恰恰把这种绝望视为人的神圣义务:“让我们平静地崇拜那些无法捉摸的事情吧!”

33、陈家琪|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论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评论问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