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的读音(精选美句51句)

2023-07-22 12:31:29 个性说说

藉的读音

1、今天牛爷爷要教小朋友们写“非是藉秋风”中的藉字。

2、关于“吐蕃”一名的读音,向来存在不同的主张。最流行的见解,是将“蕃”字当作“播”的同音字来读。但韩师儒林一直反对这样的读法。他认为,“蕃”的音应当读为fan。这与在他之前的伯希和所见相类(①)。

3、声名藉甚(shēngmíngjièshèn)

4、(⑱)王恽:《玉堂嘉话》卷《秋涧集》卷九五。按这段材料以枚举今古或古今同义词为书写格式。为使读者易于了解此意,特在引文中加入方括弧内的“古”、“今”两字。

5、藉组词:蕴藉、狼藉、相藉、藉口、藉词、藉助、蹈藉、藉端、耕藉、酝藉、藉甚、藉手、藉藉、浪藉、神藉。

6、长大的路乃是吃。圣经里有许多食物,但我有超过二十五年不知道如何吃。我所知道的,主要是如何学习和研读。然而,这些日子,我的负担是要告诉神的儿女,如何得喂养。我们都必须知道如何吃主的话。吃主话不是我们发明的新观念。耶利米十五章十六节说,“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主耶稣也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主的思想是,神的话乃是食物,给我们吃。我们的需要,主要不是学习,乃是吃食物,使我们长大。(藉的读音)。

7、(示例)汉班固《西都赋》:“禽相镇压,兽相枕藉。”

8、“藉”的基本含义为垫在下面的东西;引申含义为衬垫,如枕藉;含蓄,如蕴藉;假设,假使。(藉的读音)。

9、(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意味~。~的微笑。

10、(⑫)见罗常培、蔡美彪:《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页1220等处。

11、沧溟深绝阔,西岸郭东门(魂韵文部)。弋者罗夷鸟,桴人思峤猨(元韵元部)。

12、读“蕃”为“播”的主要理由,是将“蕃”字看作对藏人的自我称谓bod的汉字音译。此一见解中包含着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藏语bod有一个尾辅音-d。按隋唐时人用汉语音写非汉语词汇的一般体例,他们应该选择一个带-t收声的入声汉字来记录bod的发音。而“播”是元音收声的阴声字,用它来记录藏语bod的读音,与当日音写体例殊不相符。第二个缺陷更严重:即使将“蕃”字理解为是bod的音写,那么它前面的“吐”字又是从哪里来的?事实上在藏语里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在发音上与tu-bod相近的合适语辞。韩师因此坚持以“读如字”的方式来处理“吐蕃”一名里的“蕃”字。兹请更申其说。

13、(⑦)见杨耐思:《中原音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26页。

14、蒟酱红藤通贡献,金沙玉筍炤乾坤(魂韵文部)。

15、藉,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最早字形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本义是指古代祭祀或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还有顾念、顾惜的意思,还可指杂乱,烦杂。

16、(1)(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晏元献早入政府。逮出镇,皆近畿名藩,未尝远去王室。自南都移陈,离席官妓有歌千里伤行客之词。公怒曰:‘予平生守宫未尝去王畿五百里,是何千里伤行客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48页。

17、征收税赋。藉,通“籍”。藉敛常常是比较好的管理方式。

18、白话释义:如果您赦免,有什么需要手,为了恢复在天王,我敢不服从命令。

19、按照我们的背景和旧习惯、旧习俗,我们可能认为祷告时需要闭着眼睛。虽然我们不反对这种作法,但也没有必要遵循。在圣经的六十六卷书中,几乎没有指明我们需要闭着眼睛。相反的,约翰十七章一节说,“耶稣说了这些话,就举目望天说,父阿”。耶稣并没有低头闭眼。相反的,祂祷告时乃是举目。这是祷告的好榜样。今天我们祷告时,眼睛应该转向圣经。闭着眼睛祷告的作法,主要是来自宗教,但许多已经开始实行祷读的新人,没有这种错误的传统背景。更好是睁开我们的眼睛,呼求“哦,主”!并用圣经的话祷告。

20、出处:苏轼《赤壁赋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1、(示例)《后汉书·恒荣传》: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

22、人言藉藉: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23、我们在实行上还是太老旧,这些实行是按着人天然的观念,认为圣经是用头脑研读的著作。现今我们必须有厉害的转变,将神的话看为食物(太四4)。我们需要吃主的话,接受主的话,主要不是为着研究,乃是为着借祷读而有享受。我们若这样作,将看见有很大的不同。光研究餐桌上的食物,会令人厌倦,我们需要借着吃享受食物。

24、藉的组词有蕴藉、 枕藉、 狼藉、 慰藉、 缲藉、 荫藉、 尉藉、 酝藉、 通藉、 藉藉、裀藉、 爱藉、 藉端、 韬藉等。

25、此时可能有一些同学会产生疑问和矛盾了,师兄这样发心,用心学习,纠正同学们不恰当的地方,这样完全是在帮助同学进步啊!怎麽反而说是违背了佛陀师父的教戒了呢?现在,我把自己的龌龊心行分析给大家,仅供参考;首先,对那位分享受用的同学,我没有真诚的心去认可他,最起码认可他对的部分,那个同学有非常值得赞叹的地方,他能够放下我执,主动分享,是非常难得了,我们都是凡夫众生,处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特别是对初学的同学,更需要多鼓励,和蔼可亲的帮助,而不是完全不理会众生感受,得理不饶人的指责与批判,要多看到他好的一面,随喜赞叹每一位有缘众生,特别是在他愿意起步迈进如来正法之门的那一刻,多给他们无私的帮助,导引他闻听更适合的佛陀师父的法音,让他相应佛陀师父的说法,帮助同修更加深入,扎实的闻法修行,直至解脱成就,这才是最如法的,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修炼,假如我们习惯了去挑他人的错,而又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心念情绪时,很容易养成了嗔恨心而不知道,加上所知障而产生法执,更容易产生了傲慢心态,久而久之,对任何事物都产生怀疑,不接受,这个因种是不可能成就解脱的。而这些完全都是由於“挂”产生烦恼障,由“碍”产生所知障带来的,有了挂碍,又如何可能脱离恐怖的轮回呢?只会让我们助长贪嗔痴慢疑的炽盛,五毒最终将我们带向无尽轮回堕落的深渊。

26、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欧阳修或胡三省,尽管倾向于认为“蕃”字源于“发羌”之“发”,但他们都没有明确地说过,“吐蕃”两字的读音应作“吐播”。胡三省对“吐”字注音谓:“‘吐’从‘暾’,入声”(④)。他对“蕃”字未加注音(⑤),说明他也认为应当“读如字”。宋人史炤则明白地宣称,“蕃”字当作“方烦切”(⑥)。“蕃”在中古汉语里本有两读,一作附袁切,属“帮(非)”声母(p-),一作甫烦切,属“并(敷)”声母(b-),可分别拟构为pǐwɐn和bǐwɐn。惟在史炤注音之日,声母“非”、“敷”的音值都已演变为f-。“方”字亦属“非”声母,是“方烦切”的音值可以大略读为fán;与《中原音韵》著录的“蕃”字本音读若阴平声(fān)相比,音同而声调稍异(⑦)。

27、(1)朗诵前,一定要通读文稿,了解整首作品的基调。

28、现在看来,把“蕃”与bod相比勘,刘昫、欧阳修应可厕身始作俑者之列。《旧唐书》解释“吐蕃”之名的来源说:“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②)。欧阳修在《新唐书·吐蕃传》里写道:

29、『声明:以上内容为笔者个人理解及感想分享,仅供参考,一切法义当以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之法音为准。』

30、许多时候,当人到我这里来讨论某些教训时,我会告诉他们:“弟兄们,我们不要这样谈论。我们只要借着祷读来吃主的话”。我们越祷读,就越成为一;这解决我们一切的难处。光有对圣经的领会、知识和研读,无法使我们成为一。神没有将我们众人造得一样。正如你有你的外表,我有我的外表;同样,我有我的想法,你也有你的想法。因此,我们不该想要划一。我们只该放下那些使人分裂的教训,并借着祷读主话来享受主。我们都相信一位主,事奉一位神,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享受这同一位主。所以,我们不该只是阅读祂的话;我们也必须祷读,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观念、领会或头脑,乃是要有享受,尝到主话的味道,并且用灵。我们若这样作,众人就会是一。我们不该仅仅讨论,我们只该从主的话得喂养;而接受话最好的路,乃是在灵里享受主。我们若这样作,我们中间就有真正的主儿女中间也不会有分裂的因由。

31、此诗中凡与“吐蕃”之“蕃”押韵的字,都属于后来所谓“真”、“文”、“元”三部。尽管“元”韵字的实际读音可能早已并入“山”摄,但若依据《广韵》音系,它仍应与“真”、“文”、“魂”、“痕”等韵一同划归在“臻”摄内。元明清人做诗所依据的“平水韵”,也还是将“魂”、“痕”韵的字包括在“元”韵里。所以它们都算是互相押韵的。“蕃”如不读若本字,那就与其它所有韵脚都不相谐了!

32、保罗在召会堕落的光景中照顾众召会时,强调对主的享受,过于强调知识和教训。虽然我们曾经因着正确的教训而得帮助,但已过我们也曾经因着太过看重教训而遭受破坏。然而今天在我们中间,许多新人走不同的路,就是单单吃主的话作食物(耶十五16上)。我们必须仰望主,将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带到祷读这个活的实行里。每当我们来在一起,应该借着祷读而以主的话为筵席。我们甚至可以用整个聚会祷读。在聚会中不需要实行某些形式,如安静坐着、等人选诗、有点祷告、一点读经、然后听一篇信息。我们该自然而然的以主的话为筵席。有时我们可以用一首诗歌调和着我们的祷告;这是脱开形式,自然而然在灵里的事。许多圣徒脱开一切形式来在一起,整晚就是以主的话为筵席,这是非常美好的事。其中会有许多的祷告,但所有的祷告乃是因为这些祷告不是人的话,乃是神的话。这样,众圣徒就会自然而然被带到祷读的实行里。

33、杯盘狼藉: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34、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5、看似善业功德的行举,其实烦恼障丶所知障深深地潜伏在我的愚痴无明当中,暗藏着轮回堕落的因种,恐怖的深渊,让我不经意堕落下去了都不知道,甚至还以为自己修对了,这太可怕了,如履薄冰,唯有认真恭读《藉心经说真谛》及多恭闻佛陀师父的法音,反覆结合每天的心念,语言,行为,时时刻刻省检自己日常所犯下的不净业障,并把学习到最有效的方法,来彻底改变自己的心行,依教奉行,依真正的大悲菩提心对待同修,对待众生,才是一个合格的众生服务员应该做的。

36、(⑯)拉鲁:《古藏文里的Bod与Bon》(M.Lalou,TibètainAncienBod/Bon,JournalAsiatique,1953),第275—276页。

37、“吐蕃”的读音也反映在成书于元代的藏文《红史》里。该书提到它有关“唐—蕃史事”的叙述源于《唐书·吐蕃传》。藏文依汉字读音译写为thangzhuthuhyen(﹤hwen)‘chang。以hyen(﹤hwen)来音写“蕃”字,是其音不作“播”甚明(⑪)。藏语之无轻唇辅音f-与蒙古语同。故《红史》此处以hy-译写汉语“蕃”字的声母f-。这与《蒙古字韵》用八思巴字母hu-来译写很多首辅音为f-的汉字,可谓异曲同工(⑫)。

38、通“藉”,践踏,欺凌。“籍夫子者不禁。”《风俗通·穷通》

39、“寂”的基本含义为静,没有声音,如寂静、寂寞;引申含义为安详闲静,心志淡泊,如寂泊。

40、读藉(jiè)的意思:垫在下面的东西;垫;衬;抚慰;含蓄;假设,假使;同“借”。

41、提 要:西藏在汉文史料中的名称“吐蕃”,并非起源于粟特文碑铭中的tuput。它很可能源自粟特文用于称呼西藏的另一词汇*tupun,即藏语“大蕃”/*bonchen-po的对译语词。其中tu-系粟特语词汇,译言“伟大的”,用以意译藏文chen-po;而pun即藏语bon的音译。后者与bod同样,是藏人的自我称谓。古代文献学家对“吐蕃”之“蕃”的音注,以及汉文古诗中与“吐蕃”之“蕃”相押韵的用字,也都表明它的读音为fán。

42、狼籍:通“藉”,有狼藉、潦草之意,可意味:难道我要狼藉潦草地度过这一生?

43、声名狼藉(shēngmínglángjí)

44、莫寻三岛客,好谒万松轩(元韵元部)。六度真光发,三魔妄影奔(魂韵文部)。

45、七言绝句(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46、也作籍籍。纷乱的样子。常形容众口喧哗或声名甚盛。

47、风流蕴藉:形容人风雅潇洒,温文含蓄。 亦作“风流緼藉”。指诗文的意趣飘逸而含蓄。

48、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49、白话释义:相互枕藉于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50、亦作“藉莫”。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

评论问答
相关文章